臥床老人護理全指南:從按摩技巧到心理支持,打造舒適的居家照護
隨著年齡增長,許多老人因疾病或身體機能退化而需長期臥床。然而,長期的臥床不僅容易導致肌肉萎縮、關節僵硬,還可能引發褥瘡、肺炎等併發症。本文將為您提供全面的臥床老人護理指南,涵蓋按摩技巧、疾病預防、日常護理以及常見誤區,幫助您為家中的長輩打造舒適的居家照護環境。
臥床老人按摩技巧:促進血液循環,預防肌肉萎縮
1. 揉摩法:舒緩肌肉,活絡筋絡
家人可以用雙手從病人的臀部開始,沿大腿往下,對各組肌肉進行廣泛的搓揉按摩,直到有發熱泛紅為止。這種方法不僅能舒通大腿筋絡、活絡血液,還能放鬆肌肉。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手臂的按摩,能有效預防因長期臥床帶來的肌肉萎縮。
2. 牽抖法:鬆解關節,改善僵硬
家人用雙手各握住病人的腳踝部,稍用力牽拉住,然後上下抖動。抖動次數不限制太嚴格,病人舒服的情況下,可以抖10分鐘左右。接著,可以牽拉病人的雙手進行同樣的抖動。這種方法能鬆解關節,改善肌肉關節的僵硬狀態。
3. 關節活動按摩:恢復關節活動能力
用一隻手握住病人的腳踝部,另一手扶住膝部,然後讓膝關節盡可能地彎曲,再極度地伸直。每個腳反覆操作3-4次左右。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手臂及其他關節部位,能有效避免因長期臥床帶來的關節組織粘連,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。
臥床老人常見疾病預防:從褥瘡到肺炎的全面防護
1. 防褥瘡:保持皮膚清潔乾燥
老人的床鋪應保持鬆軟、清潔、乾燥、無渣屑。每2-3小時協助老人翻身一次,並對受壓處皮膚進行護理。每日2次,可用手蘸50%的酒精或深滑石粉,對局部進行環形按摩,動作應輕柔,防止損傷皮膚。骨骼隆出處應墊氣圈,已形成褥瘡者應及時處理瘡面,防止褥瘡進展。
2. 防墜積性肺炎:促進痰液排出
保持老人房間空氣清新,做好空氣消毒。指導老人做深呼吸,主動咳嗽,同時輕拍老人背部,以促進痰液排出。根據病情經常更換老人臥位,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,保證營養水分的攝入,以增強機體抵抗力,防止痰液粘稠。有條件者可做抗生素超聲霧化吸入,以達到消炎及稀釋痰液的目的。
3. 防靜脈血栓:促進血液循環
長期臥床易發生靜脈血栓,尤以雙下肢多見。應每天給老人按摩肢體肌肉,活動關節2次,以促進血液循環。同時鼓勵老人多做自主運動,注意觀察末梢血液循環情況,發現異常,及時處理。
4. 防泌尿系感染:保持足夠攝水量
保持老人足夠的攝水量,保持內褲清潔乾燥,每晚用溫水擦洗會陰部,指導老人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。需導尿者,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,注意觀察老人有無尿頻、尿急、尿痛及發熱等症狀,如發現異常,應及時按醫囑應用抗生素。
臥床老人的護理措施:全面照護指南
1. 一般護理: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
臥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線充足的房間,保持房間內空氣流通,每日空氣淨化二次。室內佈置淡雅合理,將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,床加床檔,防止老人墜床。
2. 心理護理:加強心理疏導和精神安慰
長期臥床的老人易產生抑鬱、厭世的心理,此類老人的護理重點應加強心理疏導和精神安慰。應增加與老人交談的時間,採用觸摸式護理方法,鼓勵老人用樂觀的心態對待自己及身邊的事情。
3. 飲食護理: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飲食
老人由於缺少活動,使腸蠕動減弱,易引起胃腸脹氣、食慾不振、便秘。飲食上宜給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軟食和半流質,若患有糖尿病的給予無糖飲食,適量增加纖維素攝入,防止便秘,做到飲食規律,少食多餐。
4. 康復護理:個案化康復措施
對患有老年性痴呆的老人,根據個人的文化層次、習慣、愛好,採取個案化康復措施,著重加強記憶、思維能力的訓練。如每天讀書、看報、寫字,複述書中的內容,定時收看老年人喜歡的戲曲節目,對老人的近期遺忘症狀的恢復有一定效果。對肢體活動有障礙的老人,制定康復措施,幫助老人在床上被動運動和按摩,防止肌肉萎縮。
臥床老人的護理誤區:避免常見錯誤
誤區一:讓病人「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」
許多腦中風後遺症及偏癱、截癱的老人會變得「越來越懶」,因為這類病人的中樞神經受損後,腦細胞也會受損,一些人會出現智力下降或反應力減慢的情況。家人應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只有多活動,病人的肌肉才不會因為長期臥床而出現萎縮,活動對於受損神經的恢復也有好處。
誤區二:活動就是「捏捏肉」
康復過程中,醫生都會要求病人多活動,但是許多人的活動方式是捏揉肌肉。這種「活動」除了對防止肌肉萎縮有一些幫助外,對疾病的康復作用微乎其微。真正的活動應該是活動關節,家人平時要幫病人進行關節的屈伸、旋轉、彎曲等。
誤區三:翻身只要「翻過去」
長期臥床的病人要通過經常翻身來防止生褥瘡,可是不少人幫病人翻身時會直接將病人推過去,有時用力過大會導致病人骨折。翻身時的動作要慢,切忌用力過大。正確的翻身應該是託著病人的身體,遵照先上身後下身的原則,先從病人腰部側翻,再扶著肩部和髖部,讓其緩慢地滾動,然後達到翻身的目的。
總結與推薦資源
臥床老人的護理需要細心和耐心,從按摩技巧到心理支持,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。希望本文能為您提供實用的指導,幫助您更好地照顧家中的長輩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,請參考以下資源: